今天蓝铅笔小编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古风美人身上的惊艳之笔:耳饰、颈饰、手饰、腰饰的风姿及应用。
文/安静的橘子 图/采集自网络
【编者言】
从第一篇古风服饰的文章开始,小编已经大致说了绘制古风美人的系列难点,比如古代女子的发髻、发饰、妆容、服装款式、服饰纹样等内容,不知道喜欢古风插画的你是否看过瘾了呢?
当然,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很多,不是这几篇就可以穷尽的。今天蓝铅笔小编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古风美人身上的惊艳之笔——古风饰物。这里,小编将按照装饰的身体部位,把古风饰物分为耳饰、颈饰、手饰、腰饰几大类进行讲解。
▲饰物在古风插画中的应用(作者未知,图侵删)
【耳饰】
据传,在中国历史早期,耳饰只盛行于少数民族之间,而在汉族聚集的中原地带,这种风气并未形成。一直到宋代,古代女子才以戴耳饰为风尚。
旧时的耳饰主要有以下几种:耳珰、耳坠、耳环、耳丁。现代姑娘对耳坠、耳环、耳丁这些饰物的形式应该并不陌生,只不过上面所偏爱的装饰物不同罢了。那耳珰又是怎样的呢?
耳珰是汉代女子最常见的一种耳饰,外形基本分为腰鼓型、喇叭型、无孔型三种,其中又以腰鼓型最为流行。腰鼓型耳珰,顾名思义,就是中间细、两头宽,形似今天的腰鼓。说真的,带这种耳珰可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女子佩戴它时,先要在耳垂上穿孔,因为耳珰的两端比较宽大,这个孔要足够大,这样才能将其插入孔中。这个耳朵需要的承受力还真不是一丢丢。
▲汉代琉璃耳珰的代表式样
不过,显然古代女子嫌这还不够折磨人,还要往耳珰上系坠饰。佩戴时,先将耳珰嵌入耳洞,再将细线穿过珰孔,系结于耳下。这样既有坠饰摇曳生姿,更添美态,同时也将耳珰缚在耳上,不易脱落,简直一举两得。
这种系有坠饰的耳珰,也被称为“悬珥”。汉代的一些后妃公主就常将悬珥系于发簪之首,然后插簪于发髻,名曰“簪珥”。簪珥”是一种象征性的耳饰,其用意和古代帝王冕冠上的“充耳”一样,意在提醒自己不要妄听闲言碎语。
汉代的耳珰多为玻璃材质,古书记载它“琉璃色泽光润,逾于众玉。”(古代人们称玻璃为“琉璃”), 光彩甚至超过了美玉,真想让人一睹它的迷人风采,奈何美物难再得……
▲耳珰式样的演变:左图为簪珥,右图为悬珥
有别于汉族女子的一耳一坠,满族女子所戴的耳饰是”一耳三钳”,即在一个耳朵上戴三件耳饰,可以是环,也可以是坠。三个耳洞是满族女子必须遵守的习俗,她们从小就要在耳垂上扎三个小孔,同时戴上三只用名贵材料制成的耳环。满族入关后,皇帝选秀女都要专门派人检查女子的耳洞,如若不符合规范,连父母都要受到处罚。
喜欢看清宫剧的童鞋们,下次不妨可以仔细观察下这个细节。不过,现在很少有古装剧是尊重史实的,大家看看就权当娱乐吧。
▲清代皇后像:清代服饰制度规定,皇后、妃、嫔、公主、福晋戴耳环,多至三对。右图为金环镶东珠耳饰,应为图中皇后所戴。
【耳饰欣赏】
▲汉代琉璃耳珰实物
▲耳坠,左图为明代葫芦形耳环。葫芦耳环是明代的流行样式,这可能当时明朝皇室信奉推崇道教有关,同时葫芦又谐音褔䘵二字。
▲左图:珊瑚翠鸟羽毛耳坠;中间:点翠琉璃镀金耳环;右图:镶宝石白玉坠金耳环
▲左图:清代宫廷镶珠翠耳环两对;右图:同治年攒珠海棠花耳环
▲耳钉比耳环小,形如钉状,现代也很常见
【项饰】
提到颈部的装饰物,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项链,进而联想到西方诸如卡地亚、宝格丽等奢侈珠宝品牌。看到玻璃橱柜里那些流光溢彩的珠宝,多少女人或许都会如电影《蒂凡尼的早餐》里的女主角霍利那样,目光被这些珠宝勾住,迈不开腿……
稳住!千万别被歪果仁的珠宝勾去了魂,咱们民族也有装饰光洁脖颈的美物呢。项饰一般分为项链、项圈、璎珞。这三者虽都是缠绕于颈部的饰物,但也有诸多不同。
项链是以一根长链穿以各色珠宝玉石,下方悬有精美的坠饰,以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也有配以搭扣、以便摘取的短链。
▲项维仁工笔美人图:图中美人所戴或为长项链(左图);画师ruby可可:图中美人所戴即为短项链(右图)
璎珞和项圈两者常被混同,就繁复华丽的程度来说,项圈比较简约,一般是用金、银、铜等金属煅制的素圈,而璎珞常以项链和项圈为基础,在上面悬挂各种珍宝串饰,从颈部一直垂至胸前,有的甚至垂到足踝。可见,璎珞的形制之大,在项饰的家族中最为华贵。
▲璎珞(左图)VS项圈(右图):一个素雅,一个华贵
璎珞分为项圈式和披挂式两种:项圈式璎珞以项圈为主体,其坠饰多搭配长命锁、如意、护身符等吉祥物,又叫璎珞圈。项圈式璎珞一直流传到明清,且因《红楼梦》而被世人所知晓。在这部名著中,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等人都佩戴有璎珞。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等人都戴有璎珞佩饰
这里,需要提一下项圈式璎珞比较常见的坠饰——长命锁。长命锁呈古锁状,上面一般錾以“长命富贵”“福寿安康”等祝福文字,以及仙桃、蝙蝠、金鱼、莲藕等吉祥图案。长命锁,可以称之为中国人的护身符,一般挂于孩子的脖子上,承载着父母长辈希望这个孩子健康长大的美好祝福。许多儿童从出生不久起就挂上了这种饰物,一直到成年方才摘下。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在一些孩子身上看到这种佩饰。
▲古风插画中的应用(作者未知,图侵删)
披挂式璎珞不仅形制更长,款式也更为多样,但或许因为其太过繁复,不便于日常佩戴,因此并未像项圈式璎珞一样在中原地带流行开来,多用于舞蹈饰物。
其实,璎珞最初是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并不是中国的流行佩饰。到了唐代,璎珞才开始在皇宫中的歌舞妓和侍女中盛行开来。
▲敦煌女供养人脖子上佩戴的即为璎珞
【项饰欣赏】
▲璎珞
▲璎珞
▲民国 银烧珐琅彩长命富贵锁;银烧珐琅彩蝶恋花长命锁
▲翡翠长命锁
▲项圈
▲清金镶青金石领约,后妃所用
【手饰】
下面,请大家接着跟随蓝铅笔小编,将眼光投向古代美人手腕上的饰物——手镯。这是一种套在腕上的环形饰品,多由金银玉等材质制成。手镯贯穿古今、经久不衰,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是姑娘的心头好。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佩戴手镯了。唐宋以后,其造型也越加丰富,比如圆环型、串珠型、绞丝型、辫子型、竹子型等等。明清乃至民国,金镶嵌宝石的手镯尤其盛行。
▲【古风插画教程】古风配饰金镶玉镯PS古风视频教程(戳此观看免费视频教程)
▲项维仁工笔美人图
大家知道,手镯是戴在手腕处的,后由于受西汉时西域文化与风俗的影响,手镯佩戴的位置移至上臂,称之为“臂钏”,从此让裸露的手臂又成了一个女子展现美的地方。尤其在夏秋两季,臂的重要性和魅力,往往不亚于脸部。
与手镯相较,臂钏的纹饰更为繁丽,后还发展出一种螺旋圈状的形制,所盘圈数多少不等,一般三至八圈,也有多到十二三圈的,又名“跳脱”。而且,臂钏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戴的,只有上臂浑圆的女子才有这资格。因为瘦弱的女子,手臂上多没有脂肪或脂肪分布不均匀,臂钏箍紧了会影响血液循环,松了又会掉下来。而上臂浑圆的女子,能将臂钏服帖地箍在手臂上,衬托出健美的风韵曲线。遗憾的是,随着礼教的日渐加深,臂钏只能隐藏在长袖中,失去了最初的装饰功能。
▲明·金臂钏
除了手镯和臂钏,还有两种和“手”息息相关的饰物——戒指和指甲套。
戒指和手镯一样,古已有之,其缘起颇有意味。据传,戒指起源于古时的中国宫廷,作以记事之用。记啥事呢?当时皇帝都是三宫六院、嫔妃成群的,女人一多容易出乱子。所以,只要皇帝看上了某个妃子,宦官就记下她侍奉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如果后妃怀孕了,宦官就会给她戴上一枚金戒指上,以示戒身。戒指之所以称为“戒指”,意义便在于此吧。今天,我们戴戒指,除了装饰外就是为了表明婚姻状况。这何尝不是一种“戒”呢?
▲古时戒指,除了装饰,还有一种“戒身”的意味
说完戒指,我们再来说指甲套。嗯,你现在一定想起清宫剧中那些娘娘们手指上那些长长的甚至有些吓人的玩意儿了吧,哈哈。
娘娘们待在后宫没事做,奈何长夜漫漫,怎么办呢?留指甲玩呗!不过留过指甲的姑娘都知道,要将指甲留到一定长度是不容易的,而且稍不留神,就会折断。所以,为了保护这些指甲,就在手指上套了这么一个套筒。除了大拇指需要灵活不受限制外,其余各指均可饰戴,既可以对称成套地戴,也可以单手或单指戴饰。
你可能会纳闷,要是夏天戴着这个套筒,还不难受死了?这你就想多了,这些指甲套的制作工艺可是一流的,镂空、錾花、镶嵌等装饰手法兼具,纹样大小由基部到指尖顺势而收,背面多为镂雕,这样小手指就不会憋得慌啦。
▲清·玳瑁嵌珠宝花卉指甲套(左);铜镀金累丝古钱纹指甲套(右)
▲指甲套在古风插画中的应用(画师浅鱼)
【手饰欣赏】
▲镶金宝玉臂钏
▲清·金质冰梅纹嵌螺钿手镯
▲清 珊瑚带珠翠寿字纹手串;金镶珠翠软镯
▲镶玉翠玉扳指
▲清·长寿黄金和珍珠护甲;清·银烧蓝指甲套
【腰饰】
中国古代的腰饰可比今天丰富多了,比如玉佩、香囊、荷包、带钩以及其他腰间携挂物。这里主要讲古风插画中常用的腰饰——玉佩、香囊、荷包。
中国人对玉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玉代表君子的一种高尚节操,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而且在老百姓眼里还有辟邪消灾的功效。这样的好东西,当然要时时刻刻戴在身上了。
在中国古代,人们身上的任一饰物无疑都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玉佩也是如此。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就时兴带“组佩”来彰显自己的身份。组佩包括多件小玉佩,再用丝线串联结成,极尽繁缛华丽。一个人的身份越是高贵,他所佩戴的组佩结构就越复杂,长度越长。
▲组佩,包括多件小玉佩,再用丝线串联结成,极尽繁缛华丽
魏晋以后,男子佩戴这种组佩的就很少了,多佩戴简单的玉佩,不过古代女子在很长时间里都依然佩戴组佩。在组佩众多的款式中,尤以明代的“禁步”最为复杂。之所以将其称为“禁步”,就是因为它有约束女子举止,从而规范仪态的作用。
令今人颇为讶异的是,一个区区佩饰又是如何能做到约束一个人的举止?听蓝铅笔小编细细道来:女子将禁步系于腰间后,只要轻移莲步,禁步上大大小小的坠饰就会碰撞发出声响。如果声响叮当悦耳,则说明女子步履轻盈,不失大体;如果坠饰发出的声响叮当乱响、没有节奏,则就是在女子发出警告了:你走太快太急了,需要调整自己的步态,不然可就有碍观瞻啦!
啧啧,是不是有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有人就指出,明代是一个对女子非常残忍的时代,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贞女现象”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明代对女性形象的要求之高,不仅涉及视觉上的美感,还有听觉上的。
▲组佩:明代·玉禁步,有着约束女子举止,从而规范仪态的作用
玉佩除了上面说的组佩,还有单佩。顾名思义,单佩就只有一个玉佩,但玉佩的样式却非常丰富。
▲单佩:金•萱草花佩(右);清·玉镶金嵌钻石及宝石珮(左)
▲玉佩在古风插画中的应用(右图为画师猫君大白;左图作者未知,图侵删)
和玉佩相比,荷包在古人生活中所承担的实用功能更多。因为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设计,随身携带的财物、手帕等物件就都会存放在荷包里,有点像我们今天的零钱夹。当时人们一般将荷包挂在腰上或者同腰带结合成为束腰的一部分。
▲荷包,承担着古人衣服口袋的功能,可以装财物、手帕等物件
香囊和荷包的样式有点类似,不过功用完全不同——用于存放香料及药材,有辟邪去灾之用,可以系于腰间,也可系于床帐或车辇上。其顶端有便于悬挂的丝绦,下端系有结出百结(百吉)的系绳丝线彩绦或珠宝流苏。香囊不仅质地种类很多(有玉镂雕的,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如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等。
▲象牙雕彩绘香囊(左图);白玉雕福寿纹香囊(右图)
【腰饰欣赏】
▲各式玉佩
▲清·玉雕香盒;象牙雕瓜香囊
▲清·金制镂空香囊(左);清·碧玉镂雕花卉荷包形香囊(右)
【编后语】
古风饰物篇章就此告一段落了,整理完文字和图之后虽觉腰酸背痛,却忍不住为这些美物感叹一番。加上之前写的发饰篇,不知不觉间,竟将古人的定情之物大致撸了一遍。正如那首定情诗所写的: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美的东西,就要与最爱的人分享,古今很多情感原都有相通之处。
更多古风饰物素材已打包,有需要的童鞋可自行下载哦~
【古风更多精彩资讯】
服饰篇:
纹样篇:
配饰篇:
妆容篇:
免责声明:本文内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所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与著作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评论
全部评论({{ paginate ? paginate.total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