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艺术品,也是一个画家的人生。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对此感到震惊!?
就这?也值1.98亿港元???凭什么??
而这幅画的作者就是西方公认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常玉 SANYU
常玉于1901年,生于四川一富商家庭,他的父亲是个书画迷,擅长画马,所以对于儿子喜爱艺术这一点自然是乐见其成,甚至不遗余力的支持。
1920年前后,常玉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而我们熟稔的徐悲鸿、林风眠亦在赴法习艺。
但和他们不同的是,我们的贵公子常玉没有去徐悲鸿所进的国立巴黎艺术学院,反而选择了与学院派风格迥异的“大茅屋画室”。
而且那时的他,潇洒闲散至极,衣着考究不说,日常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在咖啡馆里看《红楼梦》或者拉小提琴、登山、画画……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是相当的“小资”。
再加上兄长的经济支持,衣食无忧的常玉既不善理财也无心生财,绘画和享乐几乎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但也因此,为他晚年贫困潦倒的生活埋下了伏笔。
其实常玉自幼艺术天赋卓越,年少时更是跟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的四川名书法家赵熙习字学画,所以在20-30年代,常玉也是在法国画坛上拥有一席之地的。
但是极度任性洒脱的个性,让他无法勉强自己,所以,这之后的艺术之路,走得就不那么顺畅了。
举个例子来说,当年刘海粟成立天马会,常玉却认为天马会就是用来自吹自擂的,于是转头就与徐悲鸿、邵洵美、张道藩等人组成天狗会以嘲之。
再者,作为一个艺术家和画商打好关系,这是必然的吧?
但常玉不然!
有一次常玉和一位知名法国画廊老板见面,常玉不但拒绝卖画给他,甚至不让他踏入自己的工作室看画。
难道这人曾经得罪过常玉?结果常玉给出的理由却是:“我不喜欢他的长相”,还有“我才不要让我的画跟他住在一起”。
因此,即便是常玉的友人,对他的评价也是“一个很难了解的人”。
其实认真观摩常玉的画,便会发现,其实他并不难理解,他只是不愿委屈自己,只是想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罢了。
“一切爱好是天然”,忠于自己的常玉,无论外界的喜恶,他一直只画他想画的。
他曾说过“关于我的作品,我认为毋须赋予任何解释,当观赏我的作品时,应清楚了解我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所以哪怕兄长逝世,失去稳定经济来源,生活潦倒,他也不愿投其所好。
他曾说“欧洲绘画好比一席丰盛的菜餚,当中包含了许多烧烤、煎炸的食品以及各色肉类。我的作品则是蔬菜、水果及色拉,能帮助人们转换及改变对于欣赏绘画艺术的品位。当代画家们总带点欺骗地以多种颜色作画。我不欺骗,故此我不被归纳为这些为人接受的画家之一。”
就这样,一个我行我素、不媚世俗,骨子里带着傲气的贵公子——常玉,在本该大放光彩的最好时期被西方现实的艺术界抛弃了。
为了生计,他打过工,但即便穷困如此,他还是那个清高不羁的贵公子,宁愿把画送人也不愿卖给不喜之人。
而且手头再没钱,他也不愿舍弃艺术苦了眼睛,而是用仅有的一点钱来雇女模特,他说:“我就不能一天没有一个精光的女人耽在我的面前供养,安慰,喂饱我的‘眼淫’。”
诗人徐志摩便是常玉最忠实的粉丝,他将常玉裸女画中肥硕的下肢盛赞为“宇宙大腿”。
这就是常玉,一个对女人如痴如醉,饭都吃不上也要花钱请女模特的不羁贵公子。
一个始终遵从内心,把灵魂献给了笔下的动物、花与女人的巴黎浪荡子。
一个被誉为“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的艺术大师。
虽然常玉的裸女大腿系列常常会引发很多争议,但是他的粉色系列就看起来纯真自然,恬静舒适。
而下面的这幅小象,则是常玉的最后一幅画,完成于1966年的夏天。
“1966年的夏天,常玉对好朋友达昂说:我开始画一张画。
达昂:是什么样的画?
常玉:您将会看到!
达昂:那要等到几时?
常玉:再过几天之后……我先画,然后再简化它……再简化它……
过了几天,常玉邀请好友达昂来观看。那是一只极小的画,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奔驰。他用手指点着这只动物对达昂介绍:这就是我。
达昂后来回忆,说完这句话,常玉笑了,那是中国人特有的微笑。
这幅画叫做《奔跑的小象》,也是常玉最后一张画作。
当他用那种类似造物者的角度看着自己的时候,或许就像准备灵魂出窍一般,常玉在那个时候可能已经准备用过自己的方式完成他的作品、完成自己的一生、完成那美学的纯粹。” (引号内文字来自石浩吉、刘家蓉)
1966年,常玉因煤气泄漏死在了蒙帕纳斯工作室里。
彼时的他不知道,他那曾被成捆兜售,售价仅数百法郎的画作,却在半个世纪后,轰动了艺术圈,一幅画便拍出了近2亿的高价。
但我想,也许他即便知道了,也会淡然一笑,然后不羁的言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对于这种本身偏抽象的画家,与其去扣他的单幅作品线条、颜色,这种分析方法会很像在做“看画理解”,反而有些硬解释的味道。
个人认为传递画家的生平和精神倾向,是一种更好的理解作家画作方式,会让你明白会什么他会这样创作?他的创作信念是什么?
最后还是要强调,欣赏画是一件很主观的事,真的不要有那么多条框约束。你觉得被画面中的颜色、情绪、画家的思想所打动就可以无条件觉得美,反之也可以说不喜欢,轻轻松松的随心所欲就好。
首先绘画、审美都是主观的,不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也是我们多年接受一些教育后,养成的一个思维弊端,非黑即白,有对错之分。而在艺术家的世界里,有时候真的没有那么复杂,它就是一种尝试一种突破,至于能否被历史铭记那也是后人的加工,时代印象的选择。
常玉的画简单、抽象,很多就觉得他是不是水平不行?画这些东西糊弄人的?
其实并不然,常玉早年是学传统书法字画出身,传统功底十分扎实。
30岁出头的他,当年就已经出现在法国出版的《当代艺术家生平字典》中,可见其艺术成就。
他的人像速写也受到中国韵味的影响,尽量摸索东方的韵味。
而其油画作品的观感却近乎水墨写意画,极富东方情调,画面意蕴悠长。
但画中的形与色之构成,却是基于西方现代造型的观念,这些尝试都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做辅助的,否则真的让孩子新手涂鸦,还真的画不出他作品中的意境味道。
这种前卫的尝试便是当时的绝无仅有,也因为他的这种特殊尝试不被世人所接受,艺术道路十分孤独,后半生穷困潦倒。
在常玉的裸女人像中,由于自己喜爱摄影,大胆尝试摄影机的广角镜头方式,夸大臀部与大腿的比例。尝试用一种简约、抽象甚至带点幽默调侃的风格,来表现自己心目中女体的独特魅力。
最后再提一嘴,对现代人来说中西合璧似乎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小点子,但对于当时的世界这样一种新型的创作理念还是比较珍贵的,特别是随着后期各种先锋思潮的碰撞愈演愈烈,常玉的价值才被大家放大,包括我们80年代中国的文学界也曾爆发过这种类型的小说创作,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看,保证你看完也是“这是个什么玩意”。
当一种艺术形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后,势必会遭遇瓶颈。
了解过西方艺术史的同学就会知道,画风、流派上的变迁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前半段画家们集中在对画材、颜料、写实、透视等等方面做写实的努力(主要是为了贵族的需求作画),后半段这种技艺纯熟后,再加上人性的不断发展,一些不在乎画画用来赚钱的画家,就尝试在画面中加入画家自己的精神诉求,比如说对人性丑陋的揭露、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当然也可以像常玉这样对写意的极端追求。
敢于尝试突破传统并形成自己独到成体系的绘画理念的艺术家就非常值得人钦佩。如果我们看不懂,也可以保持尊重。
免责声明:本文内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所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与著作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评论
全部评论({{ paginate ? paginate.total : 0 }})